据环球网报道,5月12日配资平台炒股,中美于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,关税争端暂时缓和。可让美国企业没想到的是,中国市场并未如他们所想那般,重新对美国商品敞开大门。
美国民众(资料图)
过去,美国曾是中国液化石油气(LPG)主要供应国之一。但当下,情况已大不一样。彭博社报道,中国买家正持续冷落美国能源,转而向中东、加拿大等地采购LPG等大宗能源产品。中美关系缓和后,本该销往中国的7艘满载美国LPG的运输船,全都改变航向,前往东南亚销售。中国塑料工厂大多不愿重新进口美国丙烷,纷纷转向加拿大和中东。
2025年初,中国直接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,转身与澳大利亚、卡塔尔、俄罗斯等国签订长期供应协议。美国满心期待的“科珀斯克里斯蒂三期”项目,因中国市场流失,每年15亿美元利润泡汤,项目近乎烂尾。与此同时,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数量大幅增长,2025年3月进口量达730万桶,增幅37%。而美国对华原油出口量,从巅峰时期的2900万桶,降至如今的300万桶。
展开剩余69%农业领域,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困境。曾经,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之一。但如今,美国大豆出口中国数量锐减。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,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同比暴跌32%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迅速增长。2025年4月配资平台炒股,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240万吨,年增幅高达48%。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,从巅峰时的34%,一路下滑至18%,今年头三个月又下降了22.7%。
此外,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新规,国有粮商优先采购南美大豆,并给予运输补贴。南美粮食运往中国,运输时间大幅缩短,从田地到中国餐桌仅需23天,运输效率提升30%。美国农产品想要重新抢占中国市场,难度可想而知。
货物(资料图)
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,是导致中国企业不愿再大量进口美国货的重要原因。特朗普上台后,多次随意调整关税政策,一会儿加征关税,一会儿又威胁恢复关税。在2018年至2019年下半年,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了13轮磋商,可每次磋商刚有成果,短则数月,长则半年,美国就单方面撕毁协议,再度挥舞关税大棒。今年,特朗普上任之初,短短一周内多次改变关税政策,对中国加征关税瞬间提高到125%。如此反复无常,让中国企业对美国政策稳定性彻底失去信心,不敢轻易进口美国商品。
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,中国致力于降低对美国商品的依赖,以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。在能源和粮食领域,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,一旦遭遇外部制裁或供应中断,将对国家经济和民生造成严重影响。所以,中国积极拓展进口渠道,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,实现能源和粮食供应多元化。在能源方面,与中东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加强合作;在农产品方面,加大从巴西、阿根廷等国的进口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近年来,中国自身在能源和农业领域的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。在能源领域,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30%。国内能源生产能力逐步提升,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相应降低。农业上,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,2024年国内大豆产量同比增长15%。本土农产品产量增加,使得中国在进口农产品时,有了更多选择和更大的主动权。
中美此次“短暂和解”,并未让美国商品重新在中国市场“吃香”。这背后是长期积累的信任问题,以及中国基于自身战略和发展的多重考量。未来配资平台炒股,若美国希望中国市场重新向其商品敞开大门,不仅需要在贸易政策上展现诚意,更要切实营造稳定、公平的贸易环境。否则,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,恐怕还将继续下滑。
发布于:江苏省易速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